厦门"考场"父子互换 你输不起我怎么办
作者:haixia0023 日期:2019-01-22 11:09:15 浏览:28555 分类:幼儿教育
来自厦门的80后公务员原涵,最近和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原伟瀚经历了一场特殊的考试。主打“父子互换”模式的西瓜综艺《考不好 没关系?》开启线下实验:来自厦门大同小学三年级的50对父亲和孩子“互换身份”,爸爸们作为考生亲自体验了一把孩子们的期末考试。
主考官及主持人由陈铭担任,考试分为“真题卷”及“生活卷”两部分,其中“真题卷”的题目全部来自三年级日常考试的真题,包括7000千克等于多少吨、标注拼音及竖式计算等基础问题。
见证考试全程的本报记者看到,这些00后爸爸入场前还能“无所畏惧”地大笑着,以为考小学生试卷岂不是小菜一碟。结果写着写着,他们的笑容渐渐凝固,眉头渐渐紧锁,答题严肃程度不亚于经历高考,有的家长写了答案想想不妥,又赶紧划掉,和小学生考试状态无异。
仅仅为“仿佛”“裸露”这两个词标注正确拼音,或是填空“()()中西”,这类题就考垮了数位家长,写出来的答案令人啼笑皆非。最终50位参加考试的父亲中没有一位得到满分,93分是这次家长真题考试的最高分,整体平均分为66.8分。
爸爸重作小学生,到底能考多少分?坐在候场区的孩子们得意洋洋地围观和嘲笑:“这么简单的题你都写错啦!”
而相较于“真题卷”,“生活卷”考试情形更引人深思。“生活卷”答题环节,是父亲和孩子各自单独作答。卷面问题集中于孩子个人情况,比如孩子生日、孩子的朋友、偶像等。现场考试结果显示,有相当一部分父亲,并不算很了解自己的孩子。例如——
提问:“您孩子长大后想做什么?”孩子答,想做外交官;其父答,没看出他长大想做什么。
提问:“您和孩子说的最多的话是什么?”孩子答,“审题要仔细一点”;其父答,“我爱你。”
在父亲上一次发脾气的时间这一问题上,很多家长的答案和孩子的答案相去甚远,有的父亲自认为当时没动怒,但孩子坚决“判定”父亲发了很大的脾气;有的父亲记得自己上一次发脾气是很久很久以前,但孩子的感知却是昨天,记忆清晰到能复述时间地点事件等所有细节。
记者看到,现场几位父亲考后开始展开自我检讨:“平时因为工作繁忙,再加上自己也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人,和孩子的交流相对比较少。”“如果孩子妈来参加,这两份试卷能考得好很多!”
还有父亲承认,自己平时在公司身处管理层,回家不自觉就会用对下属的标准衡量女儿,沟通不是很愉快。
为什么父子之间就不能好好聊天呢?
全场“真题卷”和“生活卷”两部分考分最高的父亲,是原涵,他向本报记者提起了一桩小事。
“儿子出生后我们去拍全家福,那里有‘许愿墙’。我看了一遍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愿望到底是什么,发现大同小异,就是两个关键词:健康、快乐。”
明明对孩子的原始、终极愿望都是“无欲无求”的,然而00后家长的教育焦虑却总是无法抑制,“不谈学习,父慈子孝;一谈学习,鸡飞狗跳”,甚至还诞生了新的网络热词“恐辅症”,具体名词解释为——“形容父母辅导作业像渡劫、一辅导就情绪失控血压上升的一种当代疾病。据悉‘恐辅症’和‘路怒症’已并称为中年人两大疑难杂症。”
原涵说,面对孩子学习时,他心里也不免“总有两个小人在斗争”,其中那个“好爸爸”在说考不好没关系,“坏爸爸”则坚持觉得很有关系。到底有没有关系?原涵坦言,当下00后父亲一面受上一代望子成龙、光宗耀祖的理念影响,另一方面又在接受“别压抑孩子天性”新式教育理念的洗涤。两面夹击,会感到十分矛盾,没有明确答案。
原涵在看《考不好 没关系?》时,里面一个爸爸答错题要被淘汰,孩子急哭了,大喊“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!”这个画面令他感触很深,意识到也许孩子对父母的行为亦是充满极高的期待,若自己工作不努力,小孩同样也会感到非常失望的。
《考不好 没关系?》节目整合了近10万条小学生考试真题,每期邀请21组不同职业、不同收入水平、不同地域文化的素人家庭,父亲答题,孩子观战。孩子可以看到爸爸做自己考题时的窘态,家长们则切身体验孩子坐在考桌前的焦灼,以及孩子被父母指责太笨时的难受。
西瓜视频相关负责人庄军介绍,《考不好 没关系?》希望通过身份互换的设置和镜头对两代人在“考试”状态下的真实展现,把隐藏在家庭教育中的代际关系、沟通障碍、教育缺失等矛盾及问题,从生活推向屏幕,引起更多家庭的关注。
“在泪水和在乎中撞击出对孩子的爱。”节目制片人凌霞透露,参加完节目的许多家长,都会感慨自己受到触动,与孩子关系会有所改变,得到缓和。“家长没答出来,孩子那么在乎,会哭,说明孩子真的很爱父母”。
另外,凌霞指出,《考不好 没关系?》节目某些较为“刺激”的设置还会呈现出第二种意义,即“生活有苦有甜,有幸运也会运气不好,生活哪有次次公平?是一种人生和戏剧交接的情境”。
例如在节目中有一个总是抢答失败的父亲,害怕女儿太过失望,主动提出退赛。陈铭当场表示不赞成,“此时此刻对孩子来讲,最重要的不是怕情绪上的伤害,而是责任感的建立,如果让她知道在履行契约的过程是因为情绪上的原因、能力上的不够,就可以做到颠覆契约,对她未来的影响会更不好。”
那位父亲接受了陈铭的劝告,并由衷说了一句,他自己就是从云南考出来到苏州上大学的寒窗学子,而一生当中,他是多么渴望能真的“考不好,没关系”啊。
“父子互换”考试,双方的表现暴露出当下亲子教育的两个问题:家长“输不起”与孩子“输不起”。
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田宏杰分析,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,但表达的方式可能需要调整。“家长有没有在打的时候完全是因为‘我好生气,我要发泄自己的情绪’?如果是这样的话,绝对不可以打。你发泄情绪打了他,跟他的害怕紧张情绪联系在一起,孩子是不愿意学的,学的时候是害怕的”。
田宏杰指出,孩子的思维方式与家长不同,大人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,但孩子更偏向具象思维。因此,在与孩子的沟通中,单纯的讲道理或者打骂是不科学的。家长们可以尝试把期望形象化,引发孩子的情绪共振,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。
而要强的孩子们“输不起”怎么办?
“不是想输不起怎么办,而是输的时候怎么办,在他们心理就两个纬度:输和赢。孩子哭的时候,我们不但要看到哭,还要看哭的下面有什么,为什么哭?”田宏杰表示,有一些事是可控的,比如因为没复习好,把该会的题做错了,那么家长就要和孩子分析下一次如何做好。了解掌控的方式和途径,孩子就不怕输。
而面对不可控的“不公平”情形,比如孩子碰到了超出能力范围的难题,田宏杰建议,此时家长可以对孩子说:“人生就是这样,没有办法,下一次我们多看这么难的问题,就会做了。”把所谓的输当“宝”一样看,明白输是下次成功的基础,孩子就会获得较大的动力。
猜你还喜欢
- 01-16 2020紫荆·国际金融人才发展年会暨全球校友年会圆满举行
- 01-03 小杯故事2020DC动漫杯新品发布会暨新年派对盛势来袭
- 01-02 泽悟武夷茶问鼎2019年水仙茶王
- 12-18 英语教育专家麦迪老师受邀与奥巴马会面
- 12-02 福安:第三届好穆阳线面文化旅游节举行
- 11-29 教育部拟新规:合理界定师生关系保障正常教学秩序
- 11-28 乔布斯签名软盘拍卖,拍卖行称:这是“博物馆级的计算发展史”
- 11-27 泉州:中外偶艺“美美与共”
- 11-26 上海举行纪念巴金诞辰115周年活动
- 11-25 央视两度聚焦 海艺节上热搜
- 11-25 漳州水仙:最是氤氲能致远
- 11-22 高招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省级统考12月开考
- 最近发表
-
- 中央电视台广告费用涨了吗?上央视找福建海峡头条
- 福建电视台广告投放找海峡头条 成长中的品牌更需要传统电视广告
- 聚焦|DFC五洲御瓷参加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饭店分会会员大会
- 片仔癀化妆品x郎平:有一种美叫中国女排
- “富升旺”成为福建电视台2020“品牌福建”新春贺岁互动合作伙伴
- 2020紫荆·国际金融人才发展年会暨全球校友年会圆满举行
- 《新时期再论家与国》文化论坛在京举办 福建龙岩上杭打造“第二名片”
- “雷蒂森卫浴”成为福建电视台2020“品牌福建”新春贺岁互动合作伙伴
- “雪松岭林业”成为福建电视台2020“品牌福建”新春贺岁互动合作伙伴
- “福铭健康管理”成为福建电视台2020“品牌福建”新春贺岁互动合作伙伴